「新加坡基督生命堂」的罗马书 (视频)

朱志山牧师

  • 五十二:愿那永古隐藏不言的奥秘,坚固你们的心
    不论是科学里的新发现,或是一首最美的音乐,或是最深奥的一篇文学作品,我们都要能够领会与体感,才能赞叹不已。倘若不能赞叹,心里就无法因此得着能力。圣经说神的儿子拯救罪人的福音是那永固隐藏不言的奥秘,是连天使都无法领会的救恩,却是神的儿子施行在我们蒙拯救之人的救赎。但是对我们而言,如果我们没有办法领会与体感这福音的荣耀,我们依靠与应用这福音的能力就大得限制了。圣经说:这基督的福音是“永固”的奥秘,就是从亘古直到永远都会纪念的。这也是“隐藏不言的奥秘”,《西1:26》说是历史历代所隐藏的奥秘。在历史历代中,人能参透科学、社会学、哲学、文学,能够参透万物中各种优美的声音与景色,但却没有办法参透神心中向人所怀着的救赎。这就如同一个画家在将他最美的作品完成之前,他的每一笔,每一抹只是显出一个笔触,从中无法看见画家心里面的完美样本。因此,神透过祂儿子的福音将那超越人性能够理解的奥秘显明。基本上,神儿子的福音告诉我们四方面的奥秘:① 神在祂无限的荣耀里创造了世界,将祂的荣耀集中在祂所造的人和世界里;② 在人的犯罪脱落之后,神用祂儿子的死替代了人将要面对的死亡(永死);③ 神借着圣灵充满祂的仆人使女,使他们(教会)将这天国的福音传遍天下;④ 当每一个属神的子民被救赎之后,教会要被带入永远的国,与神永远在一起。这就是整个救赎历史的结束,也是完成。在这四方面,可能人会问这有什么永固隐藏不言的奥秘?那似乎是一个很简单说明的事件,不像是很难理解的奥秘。但其实,若没有神的救赎,人类是继续陷入不可思议的反面后果。这世界多存留一天,就有多一天的灾殃;科技越是发展,就会给罪恶更多繁殖的机会;人类越是有聪明意志,下面的结果就是更多的争斗;人越是要爱,就越是自私;人越是要得,便越是伤害他人。没有一个人的聪明与意志能解决这些不能避免的问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就是罪的存在所带来的。如果救赎不临到,罪不除灭,人类越是前进,只会给罪带来更多破坏性的机会。因此,救赎就成为了万有每个层面最必要的因素。只要神的一个子民还未被带入永远的国度里,万有是不断的在叹息劳苦中《罗8:22》。倘若没有基督死而复活的生命,人类无法认识那从天上而来的慈爱与公义。倘若没有继续被差派传福音的,就没有与罪恶敌对的,人类中那正面的文明文化也不会发展到今日。虽是如此,神最终的本意还是要借着福音将罪恶全然除灭,带来永远无罪的新天新地。这就是神百般的智慧,是那自高的世人在他满足肉体的性情中无法测度的。今天,神却将此奥秘透过祂儿子的福音向我们显明。
    15 October 2016, 4:00 pm
  • 五十一:虽有邪恶的作为,神终必得胜
    我们的信仰是有仇敌的。所以,在保罗的书信内容里,他总是包含着嘱咐信徒当要谨慎的劝勉。其实,认识真理是一点,能透过真理而谨慎又是另一点。有很多人读了圣经,但是他们并不聪明,他们对邪恶的谎言与势力没有明辨之心。当我们看见基督教在过去50年的增长(至今最快速成长的是非洲 –4.8亿;中国 –1亿;印尼 –4千5百万),信徒很快会感到自满,也对那弄瞎人心眼的邪恶掉以轻心。确实,保罗常常叫信徒认识属灵层面的仇敌。《弗6:12》清楚提醒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提后3:1-5》告诉我们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而那类的危险不是外在能够明显得见的危险,而是人性腐败的加速与隐藏。因为是隐藏的,所以会潜入教会,迷惑信徒,使他们所传所信的真理歪曲,信仰变质。确实,那量的增多,质的减少是正在发生的。所以,在西方国家中,我们会看见基督信仰已经渐渐走到瓶颈。当人已经领受了真理,不但不感到赞叹,反倒渐渐觉得失味,那就是人性开始自我崇高,走向不能悔改的道路了。因此,罪恶会渐渐满盈,最后的审判也即将会来到。试问这样的征兆是从哪里开始呢?就是从教会开始了。所以,敌基督的势力绝对是往着教会去的。它要迷惑信徒,将教会的中心信息(就是基督)淡化,以至叫信徒无法经历圣灵的大能。确实,当我们被带到一种“舒服的信仰”(满足自己肚腹的信仰),我们便越来越经历不到那在我们心里运行,使我们成就神美意的圣灵了。什么是自己的理想与圣灵的意思?什么是按自己的方便来服侍与天天背起十字架跟从主?这两者将越来越模糊,信徒也无法区分了。所以,我们至今会看见基督信仰还是在受逼迫的地区(例如:中东国家)增长最快。那类的成长是质与量都不断成长。所以,我们这生活在发展国家的信徒要谨慎。我们 ① 要不断的在真理方面追求;② 在祷告上时常要遇见神,使我们的心灵有敬虔而来的能力与智慧;③ 要将自己放在服侍与传福音的挑战中。虽危险的日子与叫人跌倒的事是免不了,但神应许说祂必然享有最终的得胜。确实,我们正活在最非常的时刻。从属灵的角度来看,可能最好的时候与最糟的时候都一起在发生。当我们看这世代,会看见众多的人信主与信仰最快的变质的两样事实都正在发生。
    8 October 2016, 4:00 pm
  • 五十:教会的多元性与合一性
    教会的荣耀与能力显示在肢体之间的关系。但何种关系呢?是否是只有每周带着和蔼可亲的笑容面对彼此呢?或是习惯性的主日见面呢?当我们说到在主里的关系,这是主流出宝血所赎回的关系。所以,我们当很实在的问:① 这关系能否经得起考验吗?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相处,各种的摩擦与误会会发生。这是导致我们更认识彼此,还是因受伤而从此远离有些肢体呢?在摩擦发生,那经得起考验的关系是选择要更多加认识,不是选择分开。② 这关系能否促使我在爱神爱人方面更加成长吗?实际地说,因为人与人在关系上的挑战,我们更加的认识当怎么适应我们周围的肢体。在一个教会里有信心坚固的与信心软弱的,有不同背景、文化、条件的肢体。若我们从没有理解而去适应他们,那就是意味着我们在与人相处上是非常自我的,判断人的眼光是非常主观,爱人的心肠也毫无成长。一个教会绝不会达到每个人有一样的信心层次,或是在判断每件事情有一样的观点,所以能够适应彼此是一种彼此相爱的明显表现。③ 这肢体之间的关系能否达到一起同工、服侍、传福音、牧养的地步?当有新的群人出现,那现有的关系动态就会改变。这就如同当一对夫妇生了孩子,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原先有的方便,或是一来相同的观点都会受到威胁了。若一个小家庭是这样,一个更大的单位(教会)更是这样了。确实,当我们向新的群体传福音,牧养群人,这当中是要结合两人给彼此的助力才能完成的。若教会的肢体能在此帮补彼此,甚至达到拯救与医治人的功效,那关系是不但亲近,而且带有圣灵的能力。当然,以上所提的三点不是一早一夕能达成的。这是在福音里的学习、反思与顺服才能达成的关系。但是,我们对主所委托我们牧养的教会绝对要带着这样的渴盼,也向这方面挑战教会。倘若我们是属于一间地方教会,我们也必须为教会这样的祷告。如何祷告呢?不是向教会要求,乃是实际的进入合一的行动。在教会里信心成熟的人当借着自己的存在带给教会有如此的合一。在今天的经文里,我们看见保罗的问安里正是带出了教会合一的关系,这等关系不是理所当然而有的,乃是具有一定的挑战。让我们从使徒的问安一同得着这方面的启发与勉励。
    1 October 2016, 4:00 pm
  • 四十九:众人竭力的祷告将带来极美的应允
    有时候,我们为一些难处背负重担,却没有认知那是神要带来极美的应允之处。所以,那样的难处久而久之就会使我们产生不信的心,使我们越来越不想祷告,也不能祷告。试想我们的生命有否落入这样的情景?可能有一些很实际的挑战摆在前头,我们有很多需要操心与焦虑的因素,但神绝对不会只有呈现问题,却不呈现答案。事实上,当神将这样的挑战放在我们前头时,神要我们祷告,但试问是怎样的祷告呢?是随意的祷告、形式的祷告或无奈的祷告吗?不!神要我们学习进入“有挣扎的祷告”。当我们进入有挣扎的祷告,我们才能确定自己是真实要依靠主度过难关。那么,到底什么促使我们挣扎呢?不是因为那个问题太急迫而挣扎而已,乃是那个问题促使你非要从神得着祂的帮助与引导不可。今天,我们要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是为何我们的祷告没有挣扎呢?主要是因为我们心里面已经有“所谓自己的解决法了”,或者我们只因那问题来挣扎,却不因单一要靠主走出难关而挣扎。其实,倘若我们真的要在祷告中依靠主,我们需要挣扎。因为当问题摆出,我们的能力与智慧是都有限的。确实,我们不知道明天,也不能保证结果,唯有神知道,也唯有神能带来最美好的结果。所以,若我们不懂得进入灵里的挣扎所带来对主的依靠,我们得不着确定的心来走下去。确实,这是世人不明白的属灵奥秘,却是神继续要向圣徒显明的。在今天经文里,我们看见保罗恳求罗马信徒与他一同竭力为他祈求神。在此,保罗接下来要面对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宣教旅程。所以,他不但自己带有焦虑之心,他也让众圣徒与他一同分担他的焦虑,与他一同进入“有挣扎的祷告”。在这当儿,主要超过他们所求所想的来应允他们,使他们一起同得冠冕。
    24 September 2016, 4:00 pm
  • 四十八:受蒙恩的群体送行,完成更美的宣教事工
    其实,传福音与宣教事工都是有属灵的原理为背景的。当然,我们会知道在神所要开的门没有人能够关,但我们也要晓得当魔军的势力敌挡福音工作时,神必然是透过圣徒的祷告来粉碎那样的势力,之后我们才会看见新的门,接触新的群体,拯救新的地带。有时借着众人的灵里需求,我们才会听见福音的呼声。有时候借着众人的送行,我们才能排除患难将福音带到新的领域。有时也借着与众人的互动,我们才能汇集一切的力量将福音传到地极。神为何要这么做呢?因为祂要与众圣徒一起同得冠冕。为此,神不愿意信徒认为传福音与宣教的事情是某些有恩膏的宣教士在前面作战而已。神也更不愿意地方教会进入自满或掉以轻心的状态。神愿意信徒知道传福音与宣教的难处,开荒的危险,建立教会的挑战,以此激动众圣徒为着福音的广传有更多的付出。今天,我们看见保罗对罗马教会说他要到西班牙开荒宣教的事,也愿意该教会给他送行。之后,保罗也提到他还未到罗马之前有那要完成的捐项的事,而这事是牵涉到希腊与耶路撒冷教会。我们可能会问说为何保罗在此要详细的提出他心里的想法与目前要做的事呢?原因就是他要让罗马信徒知道这些都是他这多年为着福音奔波时,主已经放在他心中的事了。所以,他与罗马将要相聚,甚至接触与同工的事并非是来自人或是他自己,乃来自成就万事的主。有时候,我们对传福音与宣教的事缺少属灵的敏感度,以至很容易只往着人的方面或教会的策略来想,认为这是某些宣教士、福音机构或是教会在推动的事。其实不然。当神预备一个人或一个教会踏上世界福音化的道路时,神是极其认真的在前面带领。神把异象与信息放在祂仆人的心中,也让教会听到宣教的情报,为的就是叫众圣徒不断的看见与参与那跨越地带的福音事工,成为一群能够不断为福音而受挑战的子民。为此,教会当看重那透过祷告而联结上的地区与教会,我们个人也当看重我们在另一个地区或国家所遇见的信徒。这些都带有福音联络网的潜能在其中。
    17 September 2016, 4:00 pm
  • 四十七:宣教事工的需要与精神
    今天,我们要谈到保罗的宣教事工。宣教不是教会的一种“企业扩张”,或是“而外的事工”,宣教乃是走到神境界的生命传递事工。神在以色列也安置了两个海。一是毫无流动性的死海,海中的盐分骄傲所有生物不得生存。二是加利利海(或说是大湖)。那水是有流动性的。这海供应以色列民三分之一的饮用水,也是各种新鲜的鱼类与生物生存之处。据说因为风势的缘故,加利利海也是一个常突然会起暴风的区域。其实,这两只海带出了传福音与宣教的必要性。今天,很多教会不是没有宣教观念,或是带着错误宣教的观念来做宣教。通常,我们会听到有些教会领袖说,“我们的教会目前的人都照顾不了,怎么还谈得上宣教?”另外,我们就会看见当教会的能力增长之后,就会将宣教当做一种壮大教会的事工,所以提倡宣教。其实,这两者都是带有人意。其实,宣教的观念本不是以教会的能力或事工的范围为考量,乃是以福音为核心的观念。宣教是来自一个被福音呼召的心,一直被神差派要接触自己的范围(或舒服境界)以外的未得之民(或还不认识福音之人)。之后,在宣教中叫我们更加得知主爱人与拯救人的心意。确实,我们人都很容易被自己的文化与生活局限。那就比如,当我们在这个新加坡都市文化里认识了福音,我们很容易会将福音当地化与主观化。我们会很容易将福音看为一种只用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或是以某种方式传扬。我们对我们文化以外的人的想法不清楚,也不认识那阻挡他们领受救恩的文化。因此,我们就将福音的能力限制了,落入经历自己要经历的福音,传扬自己要传扬的福音,设立自己要设立的事工制度,接触自己想接触的人。所以,一个不宣教的教会就会如此死板起来,甚至在很多的想法与做法就会固定化。之后,教会就会看见信徒的眼界不打开,心胸越来越狭窄,灵命也不成长。确实,当信徒不继续领受圣灵的恩惠与得见新的经历,很快就会被自己的世界和自己所生活在的社会同化了。渐渐的,教会只会看见信徒走不出自己谋生的问题,养育儿女的难处,或是被社会追赶的现实,以至教会就会成为一群不冷不热,常常说三道四,彼此比较与伤害的群体了。教会牧者的信息也因此不更新,总是在处理重复的问题,却看不见带着使命为时代祷告的人起来。试问这不就是“死海”吗?主对西门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路5:4》。我们的呼召本是要被差派到“水深之处”(走出舒服境界的地带,去到主的失散子民所在之处)。让我们从主领受这样的恩惠,开始为着福音接触我们的背景、条件、文化以外的人。特别,当我们在《14:1-15:13》谈到“在基督里彼此接纳”的课题后,下面要看见的就是宣教的重要。
    10 September 2016, 4:00 pm
  • 四十六:在基督里合一,使荣耀归于神
    从《罗14》一开始,我们思想了很多有关合一与相爱方面的真理。可能很多的人会认为这是非常有启发的道理,或是很实际的相处之道。但若没有基督,我们真切的合一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 ① 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分歧是在灵里面的,是在人犯罪离开神的当儿发生的。所以唯有借着基督重生,得着一个新造的心,这隔膜才能真实的和解;② 基督的宝血还清我们的罪债,涂抹我们的罪污,担当我们的软弱。所以就算是我们在爱人的功课上还有不足之处,一个心灵常被基督宝血洗净的人不会因在爱心上软弱人受自责,乃是继续效法与学习基督的爱;③ 借着基督而来的就是圣灵,祂不但将神的真理指示我们,也赐我们爱人的能力。所以,一个真的靠圣灵爱人的信徒不是因自己的有限而感到灰心无能,相反的他会心里靠主而满有期待,像是期待主继续更新的作为,使他能爱的更深、更彻底、更无私。其实,若没有基督,我们会很容易将《罗14:1-15:13》的信息视为一种与人相处的道德,而尽量靠自己的能耐来达成,这非圣经的意思,也不是神的本意。神的本意乃是要借着子(基督)得荣耀。所以,在今天的经文里,这整段爱弟兄与接纳软弱者的信息将关注转向基督。祂是我们与神之间的中保《来9:15》,也借着祂的十字架灭了冤仇,使两下(犹太人与外邦人)归为一体《弗2:16》。确实,犹太与外邦民族本有一个最深的隔膜。对一个拥有神律法的启示,和一个随心所欲的外邦族类,这里头具有信仰、民族、生活习惯性质的各方面隔膜,但这一切都在基督里能得着和解了,更何况是目前在教会里刚强与软弱之人的差距。所以,在这方面爱人与接纳软弱肢体的主题上,神最终不单是要将我们指向一种和睦共处的生活,更是要将我们指向基督的独一性与必需性。唯有当人信服祂,才能领会神的爱,能以继续得着启发与能力来爱那软弱无力的。以此,神也才能得着荣耀。
    6 August 2016, 4:00 pm
  • 四十五:坚固者当要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
    其实,软弱并不困惑,因为我们与生俱来有罪的人都有软弱,但真叫我们困惑的是没有人担代我们的软弱,以至我们一生无法从我们的软弱走出来,成为一个坚强,也能被主重用的人。试问:我们看得到自己的软弱吗?可能,一个逻辑思维很强的人不能明白一个情感很脆弱的人,直到他自己脆弱之后才明白;一个有信心的人不能明白一个信心不够的人所受到的局限;一个有恩赐的人不能明白一个恩赐才能不够的人;或一个外向的人很能理解一个内向的人。确实,若不明白,我们就不能接纳;若不能接纳,我们就不能全心全力的扶持与补上另一个人的短处。其实,当我们说要担代人的软弱,我们基本的心态都是愿意要帮助那软弱者坚强起来。但若那人不改变,那错在于谁呢?那是在于软弱者自己没有意志力与上进心改过来,还是因为我身为他的肢体(或家人),我没有足够的决心帮助他到底,直到他从软弱中走出来呢?其实,在一个基督恩典充满的团契里,我们没有办法画出界限,因为爱是“恒久的”,不是暂时的;爱是“不止息的”;不是终究要停止的;爱是“给予的”,不是自卫的。我们只能问说:我们还能做什么来帮助一个人不跌倒,甚至是坚强起来呢?让我们继续往那个方面祷告,这样我们便能越来越领会基督的牺牲了。其实,一个主所买赎的教会最美的地方不是那教会充满异象、恩赐与活力,乃是因那教会有缺陷(有如不同肢体的有限或是信念、情绪与意志各方面的软弱),那缺陷纵然是众人能看见的,但那缺陷却是能被彼此担当。这在主眼中才是最佳美的教会!其实,人与人之间本有数不清的隔膜,但是若没有《罗14》所讲的“疑惑之事”出现,那隔膜是不会被挑起,也不会被对付的。所以,当神嘱咐信徒要彼此相爱,祂的做法就是叫我们相聚,而在相聚中将我们的分歧与隔膜带出来,这当中我们才能靠主深入内心来反思与反省我们对彼此的爱。当然,我们认为一个教会不合我意,我们能选择离开,但离开不代表我们从自己的属灵问题走出来。我们可能还是带有自我为中心的本性还未被对付,只不过去到一个新的群体重新开始,但是人生命的内在问题是过了日子又会浮现出来的。所以,有时我们若逃避肢体相处中当学习的问题,我们会发现这功课就被带到我们与家人之间的相处。最终,我们不能在爱人这方面成长,也无法深入明白基督为罪人牺牲的精神了。
    30 July 2016, 4:00 pm
  • 四十四: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
    使徒保罗说:“我主的恩典是格外丰盛,使我在基督耶稣里有信心和爱心”。事实上,信心和爱心是我们基督信仰里两样最主要的性质。 信心使我们确定一切的爱心是从神而来,也向着神而行,爱心又是叫我们的信心能被验证。这两者都是神在基督里所赐予我们的丰盛恩典,也是我们一生在基督里要认识与追求的。在《罗14》一开始,保罗谈到有关与肢体在一起相爱的事。这相爱有它一定的挑战,因为我们活在一个有罪的世界,天天与有罪的人相处。特别,当我们在基督里面对一个新的关系(肢体关系),这背后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相似的背景,所以这个的相爱纯粹是来自基督的宝血。所以,在这真实的相爱中,我们一定会面对两者不一样而容易产生的分歧(在这里讲说食物)。当我们谈到这最小的事情时,我们会发现背后有很深的属灵意义。首先,通过这小事,魔鬼要引发我们里头的罪性(没有爱与不顺从之心),带来给肢体之间的关系破裂。在此,蒙受主爱的子民就会发现爱心的操练就出现了。原来,爱不是单单精神上的接受,乃是实际要作出牺牲的(为弟兄舍命),如同主为我们牺牲《约壹3:16》。那么,这牺牲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彼此的【和睦与建立德行】之事。这就是爱心所结出来的果子了。另外,在《罗14》的结束,保罗将整个对爱心的说法转移到有关信心的道理,因为人最终还是要面对神来行一切的事。无论是吃或不吃(行或不行某事),【若不是出于信心的都是罪】。确实,这句话带给我们对罪最深沉的认识。往往,我们都认为罪是限制在圣经字句里面所给与的水准(是非能否),但这句话将我们带到内心的深处,让我们反思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否是认定神而做的。确实,信心带来行为,但行为无法完全显露人的心灵深处。就好比说:有些人吃,有些人不吃,但这是向着主所做,是信靠主的信实而做的吗?倘若不,圣经说那就是罪了。所以,今天当我们讲到有关爱人的教导与榜样,我们千万不要将专注转离我们面对神的良心。可能有时我们在外表的行事上都满足了一个基督徒道德指标,但那是借着对基督的信心与对神所赐的应许而做的吗?所以,我们做一样事情背后的动机与心态是唯有神看得清清楚楚的。倘若我们这方面不正直或不清晰,我们便不能蒙神喜悦。愿神教导我们在爱人的事上不失去内心信靠主而带有的敬虔。那在神眼中是被视为更可贵的事。
    23 July 2016, 4:00 pm
  • 四十三: 少在乎能否, 多在乎神的国
    爱心与良心本是两者非常难融合的天性,尤其是当我们在面对软弱肢体时,那两者将带来更复杂的心境。一方面我们愿意爱人,但另一方面我们又要面对自己的对错观。所以,在爱人的挑战里,我们发现我们并不能盲爱,乃要明白的爱。确实,主基督的爱是让我们知道了人的软弱之后,然后通过真认识真理来学习如何爱人。往往,在爱人的事上,我们的心灵有层次性的感悟,特别是我们与肢体相处时,我们不断的要从自己内心的光景来认识自己到底领会主的爱多深。有些人看到肢体遭难的光景,心里就很怜悯他。有的人是看到肢体的信心受到影响,心里很伤痛。有的人是甚至为了保护或坚固肢体的信心,甚至心里得着力量为他做出适当的牺牲。这不同层次的感悟应当促使我们反思神的爱。可能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可怜人遭难与可怜的光景,但是他现在爱主吗?他信心坚固吗?还是受到了打击?我们对此似乎没太大感觉。或是就算有感觉,也不实际做出某些举动来帮助扶持他,这也就是我们爱心的肤浅了。事实上,这世界都有同情之心,同情那比我们可怜的,但是这样的心很快会因他的情况好转而消散。但是,当一个人失去对主的信心时,他是马上会成为那恶者的食物,走进他的谎言,受到更多的亏损。因此,我们在主里坚固的人(所谓信心也成熟的)当把关注放在要建立人的信心。那不但是在教会看到肢体时有一种亲切感,我们也乐意的要勉励他,让他在主里恩上加恩。从另一方面,我们也非常谨慎不让还幼嫩的肢体被绊倒。在此有警觉,也有负担的肢体可说是明白何谓神的国。因为神的国与爱肢体的心行事是息息相关的。今天,有很多的信徒很想经历神的国所带来的好感,如同变化山一样的经历,但却不明白神的国是与两三个人的相爱与同心有关系的。当圣经说:“神的国不在乎吃喝,乃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究竟这“公义、和平,圣灵的喜乐”在哪找着呢?那不在信徒相咬相吞(彼此妒忌,比较),也不在我们与肢体那外表的礼貌与客气,也绝不是在教会里音乐伴奏的气氛,那乃是在我们对彼此真诚的关系,在乎彼此的信心,也能为彼此舍己的心找着的。试想,是外在的气氛让我们看见天国,还是那与彼此内在的深交呢?当我们回顾上个礼拜所提“软弱肢体”与“疑惑之事”的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入“基督徒能否这样行,能否那样行”的观点。其实,当我们过度为这样的事争议与辩论,只不过说明我们是为了保护自己,论断他人而已。说的再完美,也是从自我出发。但是对那认识天国的奥秘之人,他的关注是放在他人的益处与信心的成长,本为主的心。今天,让我们多思想怎么成为一个神所喜悦,人所称许的信徒。
    16 July 2016, 4:00 pm
  • 四十二: 信心软弱的肢体与疑惑之事
    当我们读到罗马书的这一段,我们来到了教会所面对的切身实在的问题,就是在活出真理方面有不同的观点。其实,人际关系本是教会里最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当肢体在面对“实践真理”上有不同的观点。倘若我们在这方面掌握不到如何靠圣灵,拿捏的不好,这是会造成分歧,甚至分裂。其实,人都有一个渴望被接纳,而也希望自己的观点受到认同。这是一个理想,但确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都生长在不同的背景与文化,更重要是我们每个人对真理的领受都在一个“信服的过程”。所以,生为一个教会的信徒,我们要怎么面对“过程中的不同”,也渐渐走向“逐渐的相同”?其实,当我们看见历史历代教会的问题,我们会发现极少是因为基要真理而分裂,多半是因为在活出真理上达不到和谐,以至教会所传讲的真理无法受到某些不满之人的共鸣,分裂便产生。在这罪恶的世界与人性的软弱中,这是一个现实,在一个教会里这更是无法避免的。确实,当我们步入一个后现代主义时代(从二十世纪后期开始),资讯与思想大大的增广,人人都讲究人权与自由的发言,人便开始厌弃那等“绝对性”与“指定性”的观点。倘若一个人带出圣经的某些观点(与基要真理无关的),却一律强调自己的观点独到与正确,那是会带给人许多的反感。然而,后现代主义也带给教会一种“开放式的文化”,接纳各种教导,也不反驳在真理上错误的观点。这样对教会绝对有弊无利。所以,我们要怎么划清这个界限呢?确实,每个时代都有这方面的挑战。可能曾经在初代教会或几个世纪前曾在教会非常真意性的事情已经不再是今日信徒的纠结了,例如在十七世纪时,清教徒对婚姻戒子的交换有很强烈的争议,认为那是天主教的迷信仪式,毫无圣经根据,但今天却是被教会接纳为婚约的象征物。直到今日,我们可能还是会在习惯于礼仪上面对有所分歧之事,就如:施洗礼的方式(浸礼或洒礼)、婴儿洗礼或祝福礼、姐妹用化妆品或携带名牌包、现有或重要的圣灵恩赐(传统与灵恩信徒常有的分歧)、基督徒能否接触K-Pop、神迹奇事在这时代常有还是少有、末世论的观点、千禧年的设立、等。其实,在这一切分歧之事,有些在今时今世是显得很直接的,有的却非直接。但我们都必须从真理中找出论点,但过后我们也要注意我们强调那论点的烈度。倘若某些事带有相对性的余地,我们过度的强调就会带来分歧。或是某些论点不在当时保持,那会带来下面的人放纵。今天,圣经先给予我们顺着爱心而行的原则,就是在福音里先接纳信心软弱的弟兄,如同主接纳了他。对于疑惑之事,我们也当得着正确的眼光。在此,我们要认清接纳弟兄的心态是如何,对疑惑之事的看待又是如何。
    9 July 2016, 4:00 pm
  • More Episodes? Get the App
© MoonFM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