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報導者 The Reporter

由台灣獨立媒體《報導者》所製播,帶你走進採訪現場、聽記者們發現的第一手故事。   除了有訪談、有現場,更製作新聞摘要單元「今天來敲婉」、國際新聞單元「儘管世界爛透了」、藝術文化單元「他們的魔幻時刻」,以各種聲音形式,陪伴你關心世界、走入在地、聽見多元社會脈動。歡迎緊追《報導者》臉書粉絲團、Instagram、電子報,許願節目來賓、參與提問,告訴我們你想聽什麼。   贊助力挺台灣第一個以非營利基金會成立的媒體,無廣告、無付費牆、獨立又開放的《報導者》:https://bit.ly/2Ptvj6F   寫小紙條給Podcast編輯台:[email protected]   關於《報導者》: IG:https://www.instagram.com/twreporter_podcast/ 官網:https://www.twreporter.org/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wreporter Twitter:https://twitter.com/tw_reporter_org 訂閱電子報:https://bit.ly/3k2P42Z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58 minutes 12 seconds
    媽媽藏藥、癌細胞復發、升學之戰,17歲少年與他的「隱形隊友」如何走過抗癌的每一關?

    一個17歲的男孩如何勇敢抗癌?當對抗疾病之路缺少家人支持,又有哪些重要的陪伴力量?


    3年前,尚未成年的嘉源確診血癌,但母親因對西醫不信任,抗拒孩子在醫院治療,嘉源則希望繼續治療,不僅全面地蒐集醫療資訊,更在鏡頭前錄下自己想接受診治的意願。他強烈想活下來的聲音,也讓醫院、民間到政府匯集出一群「隱形隊友」。其中,最不為人知也不可或缺的,是穿針引線帶入各種資源、當起嘉源原生家庭與醫院間「安全氣囊」的社工蔡孟茹。


    孟茹擔任台大兒童醫院社工師已近7年,經手個案複雜又棘手,從早療、早產兒到受虐兒都有;不僅要與個案建立信任感,還要了解個案的家庭態度、支持系統、經濟狀況,為個案找錢、找資源。


    這集,聽《少年報導者》特約記者涵文追蹤採訪嘉源8個月的觀察,以及社工孟茹遇上嘉源這個「最難個案」,如何同時為病人、家長和醫療團隊找到一條最有利、又相對安全的路?


    來賓|台大兒童醫院社工師蔡孟茹、《少年報導者》特約記者鄭涵文

    製作團隊|楊惠君、藍婉甄、陳思樺

    攝影|余志偉、林佑恩


    🎬《人生的縫隙》紀錄片開放包場!申請表單:https://bit.ly/3JzGqqs


    📝留言給嘉源和醫療團隊:https://bit.ly/3xMpzOA


    📍搭配閱讀:

    【我想活下去!──親權、新藥、最佳利益,一名血癌男孩抗病路的多重難題】https://kids.twreporter.org/topic/children-with-leukemia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email protected]

    26 April 2024, 8:33 am
  • 12 minutes 37 seconds
    今天來敲婉|最接近廢死的世紀辯論:從憲法法庭激辯到死囚訪談,重點其實在判決後

    死刑作為法定刑,有沒有違憲?4月23日,憲法法庭接受37位死囚對於死刑違憲的聲請,進行公開言詞辯論;這場言詞辯論後,是否會對台灣死刑制度帶來變化?預估最快在7月做出判決。


    聲請方的訴訟代理人認為,死刑是國家的怠惰,看似給家屬交代,實則逃避更深層被害人創傷與行政失能問題;而法務部則提出近5年死刑定讞數據,引司法實務與當前社會輿論,直指社會尚未有共識,死刑存廢爭議應留給民主機制討論,才符合憲法精神。


    當憲法法庭與社會對於「死刑犯生命權」爭論不休,已被判刑定讞的37名死刑犯,在「等死」的每一天都在想什麼?這集,你將聽到言詞辯論庭正反雙方的論述焦點,以及預計在今年9月發布的全台第一份「死刑犯監所訪談計畫」,訪談團隊看見的死囚真實處遇與心境。


    製作團隊|詹婉如、陳思樺


    📍搭配閱讀:

    【在塞滿火藥的價值縫隙處,憲法法庭展開死刑存廢辯論】https://reurl.cc/Gjbx1v

    【日行在生死邊界:專訪「死刑犯監所訪談計畫」團隊,他們眼中的37位死刑犯】https://reurl.cc/vag7gA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email protected]

    24 April 2024, 12:29 pm
  • 1 hour 6 minutes
    #專訪黃玠 長大才發現家有點「不一樣」:關於父親與家、8 年情緒黑洞、與「國民」的寫信馬拉松

    本集彩蛋:想到現場聽黃玠演唱會嗎?請一定要聽到最後!(活動限 2024/4/24 前加入《報導者》的開創者參加)


    今天節目來賓是睽違8年剛發行新專輯的黃玠。去年,黃玠在一場公益音樂節上推薦《報導者》,才讓我們發現彼此的緣分;原來,他也聽/讀《報導者》。


    黃玠笑稱,雖然大學跟著好友吳志寧跑遍各大抗爭現場表演,自己也是政治受難者二代,但主動深入了解社會議題的啟蒙卻很晚。他分享幾則印象深刻的《報導者》專題及Podcast,都意外地與都市更新、地景更迭、人的流動有關——與「家」的概念緊緊扣連,就像他的歌關切著人的處境。


    這集,聽黃玠點播給異鄉遊子、正逢低潮人們的兩首歌,聊8年情緒低谷的煎熬到莫名豁然開朗的那天;跟著黃玠從閱讀與創作、從關心不需理由的電話到寫信給不存在的筆友,認識自己、看見「家」的不同樣態。


    來賓|音樂創作人黃玠

    製作團隊|李雪莉、藍婉甄、古芹、陳思樺

    攝影|鄭宇辰


    🎧播出專輯曲目|〈想回家的時候〉、〈今天起〉

    (OP:黃玠|SP:Dear Musik 親愛的音樂)


    🏃黃玠【最好的朋友】演唱會:https://best-onlineteam.kktix.cc/events/epod1fv4


    📍黃玠推薦收聽/閱讀:

    【安毒幽靈:毒梟・死囚・施用者──台灣人在亞洲的毒品「長征」】https://bit.ly/447R414

    【異域生養──上萬名移工父母與他們孩子的崎嶇路】https://bit.ly/4b1KRWQ

    【沒有我們辛苦抗爭,後人也沒景點打卡──在華光社區和榕錦園區之間,那些被空白的聲音】https://bit.ly/4aIuUVD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email protected]

    23 April 2024, 1:50 am
  • 53 minutes 25 seconds
    他們的魔幻時刻|朱約信 X 吳志寧:廁所放尿寫成歌、文學詩歌譜入曲,叛逆又愛鄉的音樂人

    一個大氣科學專業的研究生,如何走上音樂路?如何串起兩場橫跨30年的文學音樂會?


    朱約信,歌如其人遊走在「正經」與「不正經」之間,從大氣科學走往音樂,他笑稱自己向來順其自然,一切嘗試都是實踐人生。1991年,朱約信將作家楊逵的作品入歌,與陳明章、伍佰、黃靜雅等人舉辦文學音樂會,更發行首張文學發聲專輯《楊逵:鵝媽媽出嫁》。沒料到,接棒的第二張專輯則遲了30年才出現——


    「買楊逵的書不一定買得到,90年代不一定買得到70、80年代的書,我們想說,歌如果流行,是不是可以推動出版社重新出書?」


    反觀30年前,就有這群熱血創作人將文學作品描繪的底層甘苦及不公轉譯成音樂,吳志寧雖從小受姐姐吳音寧啟蒙,大學時代就組樂團寫歌對抗威權、爭取土地正義,但他也觀察到,「現今世代愈來愈保守,」而參與30年後的復刻音樂會,不僅傳唱父親寫給政治受難者家屬的安慰,也接續與朱約信之間兩代音樂人的使命,期待自己能更堅持地創作。


    這集,請聽音樂路上相知相惜的兩人,如何跨世代傳承音樂人對文學、對時代的心意。


    來賓|音樂創作人朱約信、吳志寧

    製作團隊|楊惠君、藍婉甄、陳思樺

    攝影|林彥廷

    音樂提供|目宿媒體


    🎧 《三十鵝麗:楊逵鵝媽媽出嫁:三十週年復刻音樂會原聲帶》: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20235642


    📍搭配閱讀:

    【黃惠禎/跨世代的對話:《三十鵝麗》與楊逵文學】https://bit.ly/3Uk58Bj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email protected]

    19 April 2024, 1:35 am
  • 12 minutes 11 seconds
    今天來敲婉|從「台版N號房事件」中,了解戀童癖是什麼、成因為何、他們需要什麼協助?

    近來,台灣爆發私密影像在網路平台流竄事件,影片中出現許多兒少被害人,同時,藝人黃子佼無故持有7部未成年不雅影像,被依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緩起訴處分2年,即刻引發社會輿論再度關注及討論戀童癖者及兒少性剝削犯罪的問題。


    社會中,戀童癖究竟有多少?這集,我們將了解戀童癖(pedophilia)、戀童癖症(pedophilic disorder)有何不同,還有,雖然戀童癖症不一定都會成為兒少性剝削犯罪,但兩者間確實具有一些關聯性,那麼,他們可以「治癒」嗎?我們的社會還需要什麼努力,可以更了解與協助他們,防範可能衍生出的傷害?


    製作團隊|詹婉如、楊惠君


    📍搭配閱讀:

    【戀童癖有兩種?也不等於成為兒童性剝削犯罪者?】https://reurl.cc/WxdmXZ

    【身體界線與性暴力:6本書陪你探索關係、情感與身體感覺】https://reurl.cc/1vxVoX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email protected]


    17 April 2024, 9:00 am
  • 53 minutes 41 seconds
    在中國「被消失」的那五年:精神酷刑、政治審判、強迫勞動,與那些不讓他被遺忘的獄中信

    今天是2024年4月15日,在這集節目上架的兩年前,正是人權工作者李明哲歷經在中國的5年關押後,回到台灣的日子。


    李明哲事件是第一次有台灣人在中國因「顛覆國家政權罪」被捕入獄;從他的消失、被捕、拘禁、救援、受審到被迫認罪、入監服刑,以及妻子李凈瑜爭取探監、國際NGO發起寫信等過程,掀起一連串的政治波瀾。在那些關鍵時間點,李明哲的第一人稱視角是什麼樣子?又如何看待外界的討論?


    在他無法對外發聲的5年時間裡,他體會到中國司法以「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為名的精神酷刑,面臨認罪與否的抉擇壓力,經歷如同「模擬法庭」、照既定腳本走的公開審判,也因國際聲援而成為獄中焦點,甚至一度因此改善了同區獄友的勞動條件——這些對他而言,都使他更了解獨裁政權的思維和治理技術,以及身處自由社會的人們應該如何思考和應對。


    「如果我從此不講話,那麼中國關押李明哲的目的就達成了。」回到台灣的李明哲重獲自由,同時又感到他此刻的人生屬於更多人——他舉辦講座、推動人權教育,希望用自己被消失期間的「所學」,讓台灣人更了解自身的歷史與必須直面的中國政權。


    來賓|人權工作者李明哲、《報導者》特約記者謝馥伊

    製作團隊|李雪莉、藍婉甄、汪彥成

    攝影|林彥廷


    📍搭配閱讀:

    【陳映妤/讓「良心犯」不被忘記──從全球寫信救援李明哲展開的反思】https://bit.ly/43TxWnu

    【高牆內的角落:香港監獄裡被不當對待的少年】https://bit.ly/3xxmz8M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email protected]

    15 April 2024, 12:00 am
  • 13 minutes 51 seconds
    今天來敲婉|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屋塌奪命背後,什麼款房子風險高?我家耐震嗎?

    4月3日上午7時58分,花蓮發生規模7.2強震,至今餘震不斷。眼見地震造成的傷亡、新聞播報著多少建築被開代表不宜居的「紅單」,你是否也擔心「我的房子安全嗎」?


    不管是地震或隨之而來的山崩海嘯,都非人力可對抗,一棟「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建築或許是人類少數能決定的。


    地震工程界有句話:「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曾以921地震為核心進行傾倒毀損建物研究,發現有騎樓的建築占84%——這類牆壁或梁柱不足的「軟弱層」建築,或施工品質不良、監工不實都是使房屋在強震下倒塌的重要因素。


    我們如何檢視自家房子是否有結構問題?裝潢時除了設計美感還需要注意什麼?「耐震宅」、「制震宅」、「免震宅」等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作為地震之島的居民,這些都是你我都需要的正確防災觀念。


    製作團隊|詹婉如、陳思樺


    📍搭配閱讀:

    【比地震更致命的「建築殺人」──關於耐震,我們必須知道什麼?】https://reurl.cc/Z9RzRl

    【你是強震的高風險族群嗎?】https://reurl.cc/M4YL14

    【台北大地震?「大規模地震模擬」如何讓政府防災動起來】https://reurl.cc/lgE4LA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email protected]

    11 April 2024, 3:30 am
  • 38 minutes
    儘管世界爛透了|子女犯案,父母有罪?精神問題漏接、槍枝管理隨便,美國少年開槍「誰該負責」引辯論

    美國一位高中生2021年在疫情、家庭與經濟的連串壓力下,犯下4死7重傷的校園槍擊案。然後呢?


    在密西根州牛津高中的槍案3年後,法院作出重大刑事判決,除了15歲槍手被判重刑之外,父母親詹姆斯.克倫布里(James Crumbley)及珍妮佛.克倫布里(Jennifer Crumbley),因疏於注意兒子的身心狀況、且為其購買最後用於作案的槍枝,兩人皆遭判「過失致人於死」有罪,成為美國司法史上首次被成功定罪的兇手家長。


    不過,此判決也引起社會不同聲浪——沒有積極尋求醫療協助,沒有發現孩子的犯罪計畫,乃至沒有保管好家中槍枝、讓其成功帶入校園,可以構成雙親的刑責嗎?「養不教,父母之過」的刑罰邏輯是否會對弱勢家庭家長帶來更多不公平的壓力?


    這集,請聽一個疫情下的「尋常家庭」怎麼了?從這起事件,我們該如何思考家庭、校園在青少年暴力犯罪中的責任與角色?


    製作團隊|張鎮宏、藍婉甄、汪彥成


    📍搭配閱讀:

    【養不教誰之過?美國牛津高中少年槍擊案,「兇手媽媽也有罪」過失刑責爭議】https://bit.ly/3POHtXh


    💰跨足國際,帶回獨立觀點,贊助報導者: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email protected]

    9 April 2024, 10:00 am
  • 47 minutes 36 seconds
    因為不想洗碗所以吃泡麵!一首詩、一場實驗、一部紀錄片,導演許鞍華真實又可愛的日常抵抗

    如果你的人生走到了76歲,你還想做什麼嗎?拍攝《女人四十》、《桃姐》、《黃金時代》、《明月幾時有》等近30部劇情片的香港導演許鞍華在76歲那一年,完成一個她熱愛且等待多年的題材:詩。


    紀錄片《詩》的主角是香港詩人,但鏡頭裡並沒有風花雪月或悲秋傷春,而是充滿入世的生活感——詩人也是一般人,要剪鼻毛、會打蟑螂、上茶餐廳,努力賺錢養家餬口。


    這集,除了談《詩》創作本身,許鞍華也談自己年幼時與文學的初識,更毫無遮掩地坦率陳述一個大導演超真實的日常困擾,包括洗衣多久洗一次﹑為什麼有打掃還是髒,一個好吃客又如何在健康與嘴饞間「討價還價」,甚至為了不想洗碗只吃泡麵……詩也好、電影也罷,作為創作者,原來是這樣抵抗又擁抱生活。


    #本集彩蛋 聽導演雙聲道讀詩


    來賓|香港導演許鞍華

    製作團隊|李雪莉、張士達、詹婉如、陳思樺


    📍搭配閱讀:

    【你一虛榮的話,它就沒有了──專訪從《詩》走入日常生活,抵抗隨波逐流的許鞍華】https://reurl.cc/ornGoj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email protected]


    3 April 2024, 3:00 am
  • 47 minutes 22 seconds
    西部沿海最熱話題「光電」:政府力推、業者搶進,為何台灣「漁電共生」獨步全球卻又一波三折?

    因應氣候變遷與國際淨零碳排放趨勢,「能源轉型」已是最受社會關注、選舉時各黨派候選人必提的政見之一,儘管程度與路徑未必相同,發展綠能光電卻是共同前提。


    由於平面土地少,結合台灣昔日強項養殖漁業與綠能發電系統的「漁電共生」,成為能源政策的一線曙光,但政府設定2025年達到4.4GW的目標,目前卻只有落實1成多,進度遠遠落後。


    有些區域爆發養殖戶和承租戶間的利益衝突;有些城鎮居民為了保存家鄉地景而抗爭;也有光電業者與漁民籌備多年,希望透過光電開發重新活化荒廢的魚塭,卻在申請書被退件後才發現被政府「滾動式調整」的規定給卡住——早前私挖魚塭的地目違規、農業部政策溝通的反覆、業者對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經濟部設置「環境社會檢核」卻遺漏許多潛在衝突……許多長期累積的各方問題,都在快速推行且變動中的政策中凸顯出來。


    這集,一起來從台南七股、雲林口湖的光電爭議背後,了解「漁電共生」政策的來龍去脈,以及在日益複雜的執行細節中,能源轉型該如何繼續走下去?


    來賓|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秘書長陳郁屏、《報導者》記者黃浩珉

    製作團隊|方德琳、藍婉甄、汪彥成

    攝影|黃世澤


    📍搭配閱讀:

    【變局的漁電共生──地目歷史共業未解,330公頃「非法魚塭」成光電地雷】https://bit.ly/4aC06ps

    【當光電包圍漁村:七股漁電共生風波再起,居民在抗議什麼?】https://bit.ly/4aDQ1Ix

    【解決地面型光電發展困境,應補足三大制度破網】https://bit.ly/3TFLqP3


    📍搭配收聽:

    【今天來敲婉|太陽能板下養蚶仔,台南七股光電為何引發爭議?】https://link.chtbl.com/ham-a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email protected]

    1 April 2024, 1:00 pm
  • 38 minutes 15 seconds
    中國漁船翻覆後踏上金門:走進民宿、漁港,在對抗前線與「廈門情結」之間,金門人到底怎麼想?

    2月14日中午,一艘中國違法漁船闖入金門縣「禁止、限制水域」,並在海巡署追緝期間翻覆,釀成2死意外;幾天後,中國的反應從地方躍升至中央層級,且公開宣告否認有「金廈中線」或禁限制水域,國內政壇也因「翻船」責任歸屬問題吵得不可開交,引發外界擔憂兩岸衝突升溫……


    「外媒都會想說,你們為什麼還不帶著家人逃走?」金門返鄉青年王苓,日前協助外國記者採訪時,感受到外媒將金門處境假想為俄烏戰爭前線的憂心,但多數金門人卻對海上衝突引起的輿論風波十分淡定,這起事件對當地人的「體感」究竟如何?


    金廈海域翻船事件後,《報導者》記者詩愷親赴金門採訪、聆聽不同世代的在地人觀點,嘗試讓更多「本島人」理解金門在特殊的地緣與歷史影響下,與對岸廈門之間若即若離的關係——尤其是曾在以「反共前線」為榮的愛國教育下成長、卻又在「戰地政務」解除後,經濟發展與「敵國」緊密共存的金門人,他們是如何思考自己的認同與矛盾?


    這集,從一段在金門聽到、來自廈門的廣播開始,和詩愷一起穿梭青年民宿、鬧區酒館、金門的大學和漁港,聽見來自不同角度的當地觀察,如何形塑出充滿「灰色地帶」的金廈關係。


    來賓|《報導者》記者許詩愷

    製作團隊|詹婉如、汪彥成

    攝影|黃世澤


    📍搭配閱讀:

    【金廈海域翻船事件後,居民眼中「最安全的前線」如何維持現狀?】https://reurl.cc/L4yyeX

    【兩岸電波大戰:在金門聽見廈門的「聲音」】https://reurl.cc/Z9KK5a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email protected]

    28 March 2024, 9:06 am
  • More Episodes? Get the App
© MoonFM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